四川文理学院 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应用

版次:02    作者:2025年11月13日

本报讯 近年来,四川文理学院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科研工作者围绕达州重点产业领域开展创新研究,各类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不断取得新突破。

今年,一直从事光电研究的博士马晓燠为响应达州“高质量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战略,攻克了目标识别中强大气湍流效应引起望远镜成像模糊的瓶颈难题,解决了目标跟踪中暗弱光能灵敏探测的“卡脖子”问题,填补了低空飞行器智能管制的技术空白。

浸润剂技术被誉为玄武岩纤维生产过程的“芯片”技术,也是达州玄武岩纤维相关企业面临的瓶颈问题。为助力达州玄武岩纤维产业发展,博士赖川带领团队成功研发了玄武岩纤维新型专用浸润剂。目前此项成果已服务于达州的玄武岩纤维企业,团队还在对产品进行迭代更新研究。

作为学校引进的首位核科学相关人才,博士杨志毫与达州市农科院合作,将核技术用于达州特色作物苎麻的育种研究,筛选出了具有抗旱性、高纤维细度等优良性状的植株,促进了达州市苎麻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四川文理学院教职工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5000余项,其中国家级科研课题38项,省部级科研课题236项。省级及以上科研获奖累计32项。

(张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