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琪:平凡岗位书写充实青春

版次:03    作者:2025年10月28日

黄琪帮村民收割水稻。

人物名片:

黄琪,四川广安人,中共党员,成都文理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2024年西部计划志愿者,现服务于通川区青宁镇人民政府。

2024年夏天,当汽车在蜿蜒山路上驶入通川区青宁镇时,眼前的景象让黄琪心中泛起涟漪。简朴的政府大院、简陋的住宿条件、闷热的夏日环境……每一处都像悬在头顶的考验,向她发出挑战。但当她想起还有无数志同道合的志愿者坚守在祖国的戈壁沙漠、雪域高原,用满腔热血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挥洒汗水、奉献青春时,眼前的困难便化作前行的动力,那句“有志者,事竟成”成为内心最坚定的声音。

办公室的工作如同“大拼盘”,收发文、会议筹备、文稿撰写、公务接待、物资管理等事务千头万绪,让这个从学校到机关的新手无所适从。为了尽快熟悉工作,黄琪抱着文件如陀螺般在各个办公室之间穿梭,仔细跟踪文件流转去向;积极向同事学习办公技能和方法,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在深夜加班加点撰写文稿,为一个措辞反复推敲。正是这些琐碎日常,让她逐渐摸索出工作节奏:收文时严格按照公文处理流程,确保文件流转零延误;发文时逐字检查标点文字,杜绝公文差错;办会时将会议通知、资料准备、会场布置固化为标准流程。如今,她已成为单位“提笔能写、遇事会办”的工作骨干,累计5篇稿件被上级部门采用。

工作之余,黄琪时刻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防汛减灾演练时,她在模拟险情中体会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任,决心要为守护百姓安康贡献一份绵薄之力。在农业生产抗旱“双抢”活动中,她顶着烈日和同事们一起在田间劳作,腰酸背痛也不曾言苦。无论是义务植树还是助农收割,她总是充满热情。在一次次的志愿服务中,她逐渐懂得,青年志愿者不仅要热爱办公室的方寸空间,学习文件与报表的制作能力,还要踏入泥土芬芳的田间地头,用真诚与群众面对面沟通,化解一桩桩难题。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黄琪走过了青宁的四季变换——春天记录山花绽放的绚烂,夏日捕捉晚霞染天的瑰丽,秋季定格稻田金黄的喜悦,冬天拍下晨雾弥漫的静谧。手机相册里的一张张照片,拼凑出她与这片土地的情感图谱。当看到镇上的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村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时,她突然理解了基层工作的意义。那些错综复杂的难题,早已化作积蓄生长的养分,让懵懂的她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标杆;那些熬夜加班的疲惫,都已成为锻造坚韧意志的炉火,将年轻的她锤炼得愈发沉稳强大。

这段青宁岁月,是她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的开始,更是用心灵感悟基层情怀的契机。她坚信,这颗在基层土壤中埋下的服务之种,终将长成参天大树,为更多人遮风挡雨;而她也将继续秉持服务初心,在青宁的日与夜里,书写属于新时代青年的奋斗答卷。

□通讯员 李雯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