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榆晚景别样红 通川重阳暖意浓

版次:03    作者:2025年10月28日

热闹的坝坝宴。 (柏在田 摄)

年年逢重阳,岁岁皆安康。重阳节,这个承载着深厚敬老爱老内涵的传统节日,在通川区的城乡之间,激荡起阵阵暖流。它不再仅仅是登高赏秋的习俗,更化身为一场场形式多样、心意相通的温暖行动,让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见证

乡村振兴中的自豪之旅

在通川区金石镇,重阳节的“暖”意,“暖”出了全新的内涵与风尚。一改往日聚餐看戏的旧模式,金石镇为老人们“端”出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乡村振兴观摩之旅。

晨光中,精神矍铄的老人们统一乘车,穿梭于田园山间。从鸽声嘹亮的养殖厂房,到瓜果飘香的现代农业园区,他们亲眼见证着家乡的蝶变。“我们金石镇,今年这个重阳节,确实过得不一样,很开心。”村民冷德胜的喜悦溢于言表。村民王明奎也对比道:“以前重阳节就是请吃个饭,看个演出,今年的重阳节,把我们带到家乡的新点位去参观,很不错。”

这份温暖,不仅在于形式的创新,更在于亲眼见证所带来的振奋与自豪。整洁美丽的乡村院落,蓬勃发展的特色产业,让老人们感慨万千。村民张吉弟连连赞叹“日新月异”,张正文老人则看到了幸福是“干出来的”,并热情地提出建议。最动人的是牟必恒老人的心声:“今天我看得是热血沸腾,我如果再年轻三十岁,我就要回到家乡搞建设、搞发展。”这发自内心的自豪与憧憬,是重阳节里最宝贵的礼物。

观摩结束后,热闹的金山村坝坝宴再次将节日氛围推向高潮。“饭菜稀溜耙,我们笑哈哈。”“这样的重阳节,人人都想活一百岁。”老人们用最质朴的语言,表达着内心的满足与快乐。这场别样的重阳之旅,让尊老敬老化为老人心中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也让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赢得了最广泛、最坚实的群众基础与情感认同。

传情

欢声笑语中的精神陪伴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熟悉的旋律在华尔康养中心响起,台上的演员精神饱满,台下的老人眼含热光,情不自禁地轻声跟唱。

重阳节前夕,西城街道来凤社区联合达州市欣悦艺术团带来的这场慰问演出,如同秋日里的一抹暖阳,照进了老人们的心田。

《北京的金山上》《我爱你中国》等精心编排的节目轮番上演,掌声阵阵,笑语连连。对于黄春珍、王宣宜等入住老人而言,这不仅仅是一场演出,更是一次情感的共鸣与精神的慰藉。“个人表演和集体表演都很好,我们很开心,生活特别幸福。”黄春珍老人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在场许多老人的心声。

来凤社区凤凰头党支部书记曾庆桃深知这份陪伴的重量:“我们支部的很多党员本身也是老年人,更能体会晚年生活需要陪伴和快乐。”组织这次活动,正是为了搭建一座传递温暖的桥梁,让离退休党员的能量继续发光发热,用实际行动践行尊老爱老的美德。

传承

坝坝宴里的文明乡风

重阳节前夕,在碑庙镇石笋村,一场以“情暖重阳 让爱回家”为主题的第十二届敬老节联谊会,让深秋的乡村沸腾起来。300余名来自石笋村及周边村(社区)的老年朋友欢聚一堂,歌声、笑声、掌声交织成一曲和谐的乡村交响乐。

活动的高潮,不仅在于精彩的川剧变脸、魔术表演,更在于那场一年一度的“三评三比”颁奖。当“卫生户”“五好家庭”“勤劳致富户”的优秀村民,以及“好儿媳”代表站上领奖台时,尊老爱亲、邻里和睦的文明乡风得到了最生动的诠释。“这是我应该做的事情,我以后继续努力,让老人幸福,安度晚年。”“好儿媳”邱兴珍的发言简单却有力,折射出孝善文化在乡村的深厚根基。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文艺表演结束后,热闹的“坝坝宴”开席了。村民们围坐在一起,品佳肴,话家常,叙旧情。村民张映金感慨道:“这个活动,让我更深刻地感受到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依的真正内涵。”一顿坝坝宴,吃的是团圆,品的是温情,凝聚的是人心。

聚力

细雨伞下的温馨团圆

在凤北街道张家坝社区,“善暖重阳 爱聚桑榆”的主题活动则展现了另一种形式的温暖。近千名社区长者齐聚,趣味游戏、免费体检、文艺演出、模范表彰……内容丰富多彩。

天空虽飘起细雨,却未能浇灭老人们的热情。临近中午,社区精心准备的99桌敬老宴准时开席。990位老人,在细雨中纷纷撑起雨伞,聚在一起。那一刻,五彩的伞花下,是相互夹菜的关切,是闲话家常的温馨,是笑语盈盈的团圆。雨水敲打着伞面,却更衬出伞下空间的温暖与紧密。社区党委书记张三军表示,这不仅是一场文化盛宴、一次温馨团聚,更是一次以慈善为主题的爱心行动,旨在让辖区老年人朋友生活更幸福美满。

从社区到乡村,从实地观摩到歌舞表演,从室内欢聚到细雨中的坝坝宴……通川区的重阳节活动,形式在变,场景在变,但那份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初心与温情始终未变。它体现在一首首引发共鸣的老歌里,融入在一桌桌团圆的饭菜中,闪烁在老人们参观家乡新貌时那自豪的眼神里。这份由内而外、由古至今的暖意,正汇聚成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磅礴力量,温暖着每一位老人的桑榆晚景,也描绘着通川大地更加和谐美好的明天。

□记者 谭楚甲 敖靖杰 李治纲 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