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3 作者:2025年10月18日![]()
美丽达钢。
从州河之畔到明月江边,从传统制造到智慧工厂,从67年风雨历程到新时代新征程——如今的方大达钢,处处呈现蓬勃发展的火热景象:高炉耸立,钢花飞溅,智能设备高效运转……这背后,是一个个奋斗的身影、一段段动人的故事,共同汇聚成企业稳健前行的铿锵足音和激荡人心的奋斗故事。
突出“学”字夯基
以学促干讲奉献
10月12日,走进方大达钢的会议室,该公司科职以上管理人员齐聚一堂,共同聆听中央党校教授讲授的《坚持系统观念谋划和推进高质量发展》专题党课。这场高规格、高水平的党课培训,不仅拓宽了管理者的战略视野,更让“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在大家思想深处扎下根来。
每月一次的党课培训,已成为方大达钢党员干部思想上的“精神盛宴”。“企业定期开展党课培训,特别是邀请中央党校的权威专家授课,对于提升我们的党性修养、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际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方大达钢炼钢厂厂长何军元感慨道。
何军元是从生产一线一步步成长起来的中层干部。在他看来,党的理论不仅是思想武器,更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行动指南。2023年夏天,达州遭遇持续强降雨,方大达钢搬迁项目现场刚浇筑的地基,面临被雨水浸泡导致塌陷的巨大风险。危急时刻,何军元第一时间组织党员干部成立“党员突击队”,自己带头跳进齐膝深的泥水中,挥动铁铲挖掘临时排水渠,引导积水流入低洼处,再通过抽水泵排出。经过连续奋战,险情成功排除,项目进度未受丝毫影响。
“从理论到实践,学习让我明白,党员就要冲锋在前。”何军元说。这种以学促干、知行合一的作风,让“旗帜鲜明讲政治”不再是一句空洞口号,而是转化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在“党建为魂”企业文化的引领下,方大达钢构建起“党委领学、支部促学、党员践学”的三级学习体系,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革命圣地瞻仰、主题教育活动等多种形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车间、进班组、进头脑。
仅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就组织开展理论学习超3000场次,实现全员全覆盖。同时,结合建党104周年、建军98周年、抗战胜利80周年等重大节点,广泛开展观看红色影片、支部书记讲党课等活动,持续强化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为企业转型升级筑牢了坚实的思想根基。
突出“敢”字当头
一往无前勇担当
在方大达钢的发展历程中,涌现出许多像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张光辉这样敢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先锋模范,他们的身影是企业最动人的风景。
2024年5月,正值搬迁升级项目焦化单元点火烘炉倒计时的关键时刻,项目负责人张光辉的右腿已持续疼痛近一个月。但他深知项目工期紧、任务重,为不影响整体进度,他选择隐瞒病情,始终坚守岗位。
每天,他强忍疼痛,穿梭于焦炉、管道、控制室之间,协调施工进度、检查设备状态、指挥调试流程。即便后来走路已明显艰难,他仍坚持在现场把关每一个细节,直到同事发现他的异样,强行将他送往医院接受治疗。
然而,就在住院的第四天,第一座焦炉即将点火烘炉——这一关键节点不容有失。张光辉毅然提出返回项目现场,众人纷纷劝阻,让他安心治病、保重身体,他却坚定地说:“我是项目负责人,这个时候必须在场。”最终,在他的现场指挥下,焦炉点火一次成功,试车工作圆满顺利。直到任务完成,他才安心返回医院继续接受治疗。
张光辉的事迹,生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关键时刻站得出、危急关头豁得出”的责任担当。在他的感召下,公司的“党员突击队”“青年先锋岗”纷纷在技改一线、环保攻坚、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主动作为、奋发图强:面对技术瓶颈,他们敢啃“硬骨头”;面对市场挑战,他们敢闯“无人区”。这种“敢”字当头的精神,已成为方大达钢最鲜明的文化底色,激励着全体员工迎难而上、奋勇争先。
突出“效”字为要
精打细算促发展
效率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在方大达钢,广大干部员工始终以“效”字为要,深入践行“变、干、实”的工作总要求,全面开动脑筋推动“堵漏、挖潜、增效”,将精细化管理贯穿生产经营全过程。
“废旧备件不是废铁,是能省下来的真金白银。”这是方大达钢炼铁厂副厂长张秦川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2022年6月,公司启动搬迁升级项目后,张秦川开启了“新老厂区连轴转”的工作模式:白天在新厂区紧盯项目建设、设备安装、排查安全隐患,夜晚则返回老厂区保障生产运行——既要应对老设备老化带来的生产压力,又要确保新厂区项目建设按期推进。
在同事眼中,张秦川是出了名的“会过日子的项目经理”。他主动将工作关口前移,组织人员对老厂区生产现场和备件库的废旧器材进行全面分类、回收、组装与调试,让一批“旧家伙”在新厂区重焕生机。新厂区综合料场B棚的堆取一体机斗轮溜槽磨损严重,直接影响生产效率。张秦川带领团队反复研究技术方案,最终利用老厂区高炉料车的废旧衬板进行改造替换,一举解决了生产瓶颈,仅这一项就节约采购成本数十万元。2024年至2025年6月,他带领团队累计修复各类废旧器材264项,直接节约成本达160万元。
“企业的钱,一分一厘都要花在刀刃上,要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来经营。”面对同事们的称赞,张秦川总是谦逊地说。正是这种精打细算、精益求精的作风,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成本优势和较强的盈利能力。
从“学”中汲取智慧,于“敢”中彰显担当,以“效”来衡量成果。方大达钢的奋斗者们正以坚定的信念、昂扬的姿态,在新时代的征程上迈出坚实步伐。聆听这奋进的足音,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家企业的成长轨迹,更是一群产业工人在新时代书写下的动人篇章。未来,方大达钢将继续弘扬奋斗精神,讲好奋斗故事,为制造强国建设贡献更多“达钢力量”。
□文/图 通讯员 罗锡兰 郭沣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