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规范使用扩音设备、未建设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物资储存仓库……

社会生活噪音、环境应急管理等领域存在不足

版次:02    作者:2025年10月18日

本报讯(记者 刘强)近期,市环委办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了排查。发现我市部分地方社会生活噪声需加强管控、违规堆放建筑垃圾、环境应急管理需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措施不到位等问题,需立即整改。

全国生态环境信访投诉举报管理平台显示,今年以来,通川区噪声类信访问题高达38条。10月10日,市环委办在通川区东城街道滨河东路中段排查发现,周边群众在开展文娱活动时,未规范使用音响等扩音设备。经现场监测,噪声水平维持在84.9分贝以上,最高值达到88.8分贝,瞬时值甚至达到96.2分贝,远超2类声环境功能区限值要求。为有效化解该区域的噪声扰民问题,建议社区、街道办持续加强宣传引导、劝阻,公安部门加强执法与处罚力度。

工作人员在开江县万达开川渝东北应急装备产业园项目工地内暗访发现,大量建筑垃圾随意堆放,未按照《达州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要求规范收集、处置。在开江县信连科技检查时发现,该企业未按《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要求编制《突发环境事故应急预案》,未建设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物资储存仓库,厂区应急物资配备种类和数量均不足,且未按要求每年开展环境应急培训及演练。

10月9日,工作人员在万源市鼎盛汽修暗访发现,调漆间大门未按照规定保持常闭状态,调漆作业未在密闭空间内进行,导致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废气收集处理设施内的活性棉未及时更换,台账记录没有更新。

以上问题,市环委办已移交相关责任单位立即整改,后期将持续跟踪整改情况,建议各地各部门举一反三开展自查自改,确保整改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