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石窟藏山野 荔枝古道“活”见证

系四川乃至西南地区保存最完好的北宋摩崖造像

版次:03    作者:2025年08月29日

高观音摩崖造像。

在达州东部经开区的山野之间,一处宋代摩崖造像静静矗立近千年。它以精湛工艺凝结唐宋风华,用明确纪年锚定历史坐标,这便是被誉为“巴蜀石窟奇葩”的高观音摩崖造像。

高观音摩崖造像隐匿于达州东部经开区麻柳镇深沟子村的高观岩上,从麻柳镇沿国道542线向开江县方向驱车15公里即可抵达。这座藏身石龛的艺术杰作,其载体石龛高约5米、宽3米、深1.5米,呈三角形嵌入岩壁,距地面约15米,仿佛悬浮于山野间的信仰圣殿。

石龛内14尊造像栩栩如生,主尊为三头六臂的站立观世音菩萨,堪称宋代造像的典范之作:面相丰满圆润尽显盛唐遗风,双耳以人物头像为饰独具巧思,颈部三道项圈纹线条流畅,彩条披肩与胸前垂落的璎珞勾勒出庄严与灵动的平衡。左右中尊则呈圆形光头,结跏趺坐于仰莲之上,静谧中透着肃穆。

石龛下方五通碑记清晰镌刻着“宋元祐九年正月”的题记,即公元1094年正月,为这处造像精准标注了931年的历史年轮。历经近千年风雨侵蚀,造像细节仍清晰可辨,足见古代工匠对材质与技艺的深刻把控。

达州博物馆馆长王平评价其为“达州境内保存最好、工艺最精湛的唐宋摩崖造像”,同类题材在巴蜀地区实属罕见。2016年,全国20余名文物专家实地考察后更明确指出,高观音摩崖造像是“四川乃至西南地区保存最完好的北宋时期摩崖造像”,其明确纪年为考证荔枝道走向提供了关键实证。

2019年,高观音摩崖造像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承载地方历史与艺术记忆的重要坐标。驻足岩下凝望,佛像的衣纹流转间仿佛能窥见宋代工匠的凿刻初心,千年时光在静默对视中悄然流转,完成一场跨越时空的心灵共鸣。

这龛山野间的造像,不仅是古代艺术的活化石,更是巴蜀文化脉络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岁月流转中静静诉说着属于这片土地的文明故事。

□文/记者 魏华 图/孙洋